瘫痪俄导弹工厂!乌军无人机穿透俄腹地,双线反攻背后的致命战术_俄军_俄罗斯_零部件
  • 首页
  • cc体育直播官网介绍
  • 产品展示
  • 新闻动态
  • 栏目分类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cc体育直播官网 > 新闻动态 > 瘫痪俄导弹工厂!乌军无人机穿透俄腹地,双线反攻背后的致命战术_俄军_俄罗斯_零部件

    瘫痪俄导弹工厂!乌军无人机穿透俄腹地,双线反攻背后的致命战术_俄军_俄罗斯_零部件

    发布日期:2025-08-19 16:35    点击次数:53

    核威慑的阴影下,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正陷入一场残酷的消耗战。俄罗斯近日宣布即将试射射程达2.5万公里,可携带核弹头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这款被西方称为“无法防御的末日武器”的庞然大物,标志着冲突已突破传统军事对抗,直逼核威慑的深渊。 这并非危言耸听,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已发出严厉警告:若北约武器打击俄本土,将动用一切武器反击。 俄罗斯已将可携带核弹头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部署至白俄罗斯,并加速“榛树”高超音速导弹的列装,其核威慑姿态昭然若揭。 而北约,尽管加速在波兰部署“宙斯盾”反导系统,内部却因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立场分歧而出现裂痕。波兰力主对乌克兰开放所有武器限制,德国则担忧过度刺激俄罗斯,导致局势失控。

    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体现在双方对彼此后方军工体系的精准打击上。 乌克兰无人机部队展现出令人惊叹的作战能力,接连对俄罗斯境内关键目标实施打击。8月11日凌晨,至少四架乌克兰EP-1远程无人机突破俄防空网,精准命中下诺夫哥罗德的阿尔扎马斯仪器制造厂——这是俄军Kh-101和Kh-32巡航导弹关键零部件(BDG-1M阻尼陀螺仪和K-051惯性导航系统)的生产基地。 袭击造成厂房起火,陀螺仪校准车间严重损毁,浓烟弥漫,俄方被迫疏散周边居民。 三天前,萨拉托夫炼油厂也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造成一人死亡,燃油供应链遭受重创,该厂生产的航空燃油占俄南部战区供应量的40%,直接影响俄空天军的作战能力。 这些行动并非偶然,乌克兰情报部门早已将这些目标列为“断链行动”的优先级目标,因为与戒备森严的总装厂相比,零部件供应厂防空薄弱,修复周期更长。 爆炸中,至少有两架无人机直接命中主厂房,引发设备燃烧和化学品二次爆炸。

    展开剩余59%

    俄罗斯的报复行动同样凶狠。7月26日,俄军“匕首”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了乌克兰第聂伯罗市一座为挪威生产无人机部件的兵工厂,距居民楼仅800米,工厂瞬间化为废墟。 双方已陷入一场残酷的“工业链歼灭战”,你攻击我的导弹核心部件,我摧毁你的无人机生产线。

    与此同时,前线战斗也异常激烈。赫尔松州琼加尔大桥在俄军苏-34战机投掷的重达三吨的FAB-3000超级航弹的攻击下崩塌,桥体钢筋扭曲成麻花状,爆炸冲击波震碎了三公里外窗户。 顿涅茨克方向,双方24小时内爆发137场交火,俄军炮兵日均倾泻5万发炮弹,重点打击乌军铁路枢纽和弹药库。 8月10日,俄军一个营级指挥所遭到精准炮击,“团灭”——包括营长、参谋长在内的25人丧生,11人重伤。该指挥所负责协调第聂伯河左岸炮兵阵地,其瘫痪导致俄军前线火力协调陷入混乱。

    无人机已成为这场消耗战的核心。俄军日均出动1000架次“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采用错时飞行、高空突防等新战术,命中率已从10%提升至20%;乌军日均拦截超300架,但单枚“爱国者”导弹拦截成本高达300万美元,巨大的经济压力正在日益增大。 “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的试射,正是在这种胶着状态下,俄罗斯打出的“核威慑牌”,其背后是俄罗斯对西方持续军援升级的回应——美国批准向乌克兰提供射程300公里的陆军战术导弹,德国增加“金牛座”巡航导弹供应。 然而,这项“杀手锏”技术却充满隐患,2017年至今的8次试射中,有4次因反应堆故障坠毁,2019年一次爆炸甚至引发阿尔汉格尔斯克州辐射泄漏,造成5名科学家死亡。

    "

    发布于:四川省

    Powered by cc体育直播官网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